刘旭明创新工作室实施推进的毛料服智能缝制模块项目,综合劳效提升32%,人工成本降低16%,一次下机合格率提升7.5%;任然然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累计研发制作各类模板7万多块,优化改进工艺2900多项,获得专利60余项深资管,累计创效1500多万元……近日,在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,大家纷纷感受到创新工作室为企业创新创效做出的贡献。
任然然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李景亮说:“在带头人的引领下深资管,我们团队成员各自发挥优势,在研发模板和优化工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,助力了生产工作效率提升。”
近年来,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工会聚焦改革创新、提质增效,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,建设“劳模创新工作室群”,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智慧深资管,助力科技强企,增强发展动力。
目前,该公司拥有以刘旭明、任然然、李慧峰、刘鹏、商跃松为带头人的两个省级、三个市级创新工作室,形成了涵盖主要科研技术范围的“劳模创新工作室群”。他们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、人才培养、课题攻关、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引领带动和平台优势作用,助力企业科技化改造提升。“公司保持了国家级‘高新技术企业’‘企业技术中心’‘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’平台,被认定为‘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’,建设了河北省职业装备功能性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和职业装3D设计实验室,这与公司工会组织引导的创新工作室的贡献密不可分。”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
广泛组织岗位练兵、技能比赛等活动。对内,公司工会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练兵比武、“五小”微创新活动、合理化提案建议活动等,在技术切磋中提高职工生产技能。5年来,工会组织关键工序技能比赛、全员劳动生产竞赛,指导各生产分会开展各种劳动竞赛140余次,职工参与率达到80%以上,共提出“五小”微创新及合理化建议7368条。对外,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国家、省市、集团相关行业重要赛事,搭建展示舞台、提供交流机会、激发职工建功立业、创新创造的智慧和力量,培养造就“大工匠”“技术能手”等高技能人才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、人才效益。其中高会亮、商跃松参加全国缝纫设备技能大赛获得第三名和第六名,被授予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称号;陈立芹和商跃松获评为第二届石家庄工匠,马永树和张彦君获得河北省军工大工匠。
服务职工生活,助力企业发展。公司工会副主席赵瑞江说:“工匠精神是劳模文化的具体体现。用劳模事迹教育人,用劳模言行影响人,人人学习劳模、争当劳模,让工匠精神开花结果,这正是企业选树劳模、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。”
(河北工人报记者高超 通讯员焦会利)深资管
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